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3

我们的产品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3

发布日期:[2024-10-28] 来源:卫生级阀门

产品介绍

  您提出的《关于多措并举,提升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上的水准的提案》收悉,经商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现答复如下:

  您在提案中建议系统排查评估危险化学品生产的全部过程风险,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综合提升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上的水准、实现安全风险管控能力现代化。近年来,我们会同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地推进相关工作。

  一、关于强化危险化学品生产的全部过程监控、安全操作区间演化分析,提升动态风险评估与管理能力

  一是推动先进安全科研成果工程化应用。工业与信息化部联合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印发《安全应急装备应用试点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组织征集和遴选石化行业第一批示范工程,重点推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应用试点示范”“化工安全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二是加强风险动态评估与管理。应急管理部推动实行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风险研判承诺公告、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制度,推动特殊作业管理、承包商管理等应用场景信息化建设。制定实施行业标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AQ/T 3034),推进以化工过程安全要素管理为基础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三是加强完善事故风险感知和防范设施设备建设。应急管理部印发《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试行)》,构建化工园区和危险化学品企业两个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有效指导化工园区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完善风险感知和防范设施设备建设。

  一是加强规划指导。工业与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石化化工行业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遴选了一批石化行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工厂。二是应急管理部持续对全国近7000家危险化学品企业2.3万余处重大危险源实行联网监测,具备安全风险动态感知、实时监测、分析研判、分级预警、处置跟踪等功能。持续实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与工业与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推动80家试点单位“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建设,不断加快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步伐。全面完成重大危险源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实现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利用卫星遥感图像开展全国储罐集中区和电力监测大数据分析。

  一是加强安全复合型人才教育培训和安全生产领域专业建设。教育部加强安全生产领域相关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成立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认定北京理工大学安全工程等47个安全生产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组织认定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安全与环保”等10门安全生产课程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带动安全生产领域人才教育培训质量的持续提升。应急管理部推动华北科技学院开设化工安全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安全生产监管等特色专业,采取专家进课堂等方式共同实施人才教育培训。推进部署在北京大学等20所高校开展“应急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试点招生工作,带动80余所高校开设应急管理及相关本科专业。二是创新培养方法和模式。教育部组织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4所高校建设安全生产相关课程(群)建设类或专业建设类虚拟教研室,利用数字化手段使教研更便捷、高效、普惠。工业与信息化部建设技术技能网上学习平台,上线包括安全生产等视频课程。应急管理部注重加强与地方政府、有关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应急管理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平台,促进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同本地区、本行业实际的需求相结合。三是人才教育培训与公司制作实践相结合。教育部启动新工科建设,更看重产业需求导向,两批共组织认定大连理工大学“面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多学科交叉‘化工过程安全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等10余个安全生产领域项目为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组织企业支持高校开展安全生产领域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余项,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教育培训。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重点领域产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为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和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提供参考,积极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四是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教育部于2022年3月启动科技伦理教育专项行动,组织带动全国有关高校聚焦包括“工程伦理”在内的7门伦理课程领域开展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培训。

  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提升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上的水准,快速推进安全风险管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完善化工安全人才教育培训,不断的提高防范化解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有力支撑推动全国化工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